初階技術分析

探索市場跡象,捕捉潛在的趨勢脈動。

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學到一些尋找支撐壓力與潛在交易機會的方式,接下來要示範如何將先前所學的應用在實際的技術分析圖表當中。

先推薦一個免費的網站 TradingView
TradingView具備強大的且直覺的繪圖工具,在繪製相關圖表與製作交易紀錄時有極大的助力。

*TradingView具有付費升級的選擇,但以下的示範均可在免費版本中完成。
*統一期貨的新大戶下單系統也有TradingView的技術分析,同時具備台指期貨/台灣個股期貨的即時圖表數據。

以2023/05/18的台光電(2383)為範例:

1. 趨勢線的繪製:首先以日K線的時間格局觀察,找出一段走勢的高低點。接著在TradingView左邊的工具列中,選擇第二個趨勢線工具來延著高點繪製出一條下降趨勢線

在日線級別的圖表中,其實已經可以發現一個支撐壓力的轉換區間。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2. 繪製第二條趨勢線:接著把時間格局切換到1小時(60分K),透過更細微的價格觀察,來繪製出第二條下降趨勢線。

當切換到60分K時,支撐壓力的轉換區間變得更加明顯。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3. 尋找支撐壓力區間:這部分就比較需要靠經驗,記得沒有絕對標準的趨勢線或是支撐壓力區間,但觸碰到越多價格位置,其參考價值就越高。

此處使用的是左方工具列由上往下數第七個工具,價格範圍。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4. 利用斐波那契回測做雙重驗證:在60K的時間格局中,尋找這段下跌走勢的價格高點與低點。接著使用工具列的第三個工具,斐波那契回測,框出其範圍。

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價格打到低點後第一個反彈,剛好打到0.5的位置。接著在下跌後於0.236遇到支撐。而我們先前繪製的支撐壓力區間,也剛好落在0.5~0.618的中間。

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5. 是否有符合慣性與型態:仔細觀察,這個60分K的圖表,是不是符合了「低不過低」的慣性改變,以及「雙底型態」呢?

圖畫完了,然後呢?

我們現在完成了一個圖表的繪製,要怎麼找出進出場的時機跟點位呢?以下介紹一些合適的進場方式:

2383的可能走勢。(2023/05/18) 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 雙突破進場:當價格突破下降趨勢線支撐壓力區間,即是最佳進場時機。如圖中的1。
  • 拉回買入法:突破了沒追到怎麼辦?這時候拉回買入法就很適合給我們第二次上車的機會。圖片中2即是拉回買入法的可能走勢,拉回後的支撐位置分別是下降趨勢線支撐壓力區間。這就是我們之前提過的支撐壓力轉換。
  • 有沒有可能失敗?:非常有可能,就像3一樣。在交易中沒有任何預測及分析是100%的準確。所以我們要做好部位風險管理。
  • 有沒有可能一路飛上去?:當然,不是每個突破都會拉回,在市況好的情況很有可能直接繼續漲上去,像4。這種時候如果想要進場,要考慮的是接下來面臨的可能壓力與可能支撐的位置,去計算此筆交易的風險與報酬比例是否合宜。

在交易中最常有疑問的事情就是:何時買、買多少、何時賣跟賣多少。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瞭解到,在圖表分析並繪製完後,基本的交易策略就是:「買在跌不下去的價格(支撐位),賣在漲不上去的價格(壓力位)」這邊就解釋了何時買與何時賣,至於買多少跟賣多少,會在部位管理這篇中,做進一步的介紹。

後來發生什麼事?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了解後續台光電(2383)的走勢。

台光電(2383)後續走勢。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技術分析和圖表繪製的方法通常是基於歷史股價資料所做出的推測和預測。即便歷史經常重演,但股價的走勢是受到未來的各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和過去不同,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技術分析或是型態能夠100%精準預測股價的未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