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源

探索市場跡象,捕捉潛在的趨勢脈動。

在透過圖表進行分析與交易時,我們會有很多K線的時間格局可以做選擇:1分K、5分K、15分K、30分K到小時K,甚至日K、週K與月K等。對於剛接觸圖表交易的我們來說會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而選擇合適的時間格局在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邊就來介紹一下常用的時間格局與其效用。

時間格局的長短

一般來說,時間格局的長短,也會高度影響你所辨別出來的支撐壓力和型態的可靠性。

長的時間格局相對之下比較穩定,它能過濾掉許多市場的雜音,也能使我們更清楚的看到整體的市場趨勢。但這並不代表細小的時間格局沒有意義,小的時間格局更能幫助我們觀察較清晰的價格區間與尋找出合適的交易機會。

  • 1分、5分與15分K:這些都是非常短期的時間格局,通常由當沖交易者(day traders)所使用。這種時間格局可用於捕捉微小的價格波動。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交易需要快速反應,且這些微小的時間格局形成的型態或是支撐壓力區間,其較容易被破壞。尤其是當市場出現巨大的波動性與成交量時,較小的時間格局其可靠性較低。
  • 30分與1小時K:這兩個時間格局則是較適合用在短期到中期的交易策略。當然也能運用在當沖交易中,用來辨別短期趨勢。
  • 日K:最常見也是最多人使用的時間格局。常與1小時K互相搭配用在短期到中期的交易策略,也很適合用來辨別幾週到一個月左右的趨勢。
  • 週K與月K:週K以上的時間格局適合長期投資的交易者。但短線交易者有時候也會利用週K來觀察與辨別其標的的整體趨勢。

至於到底要選擇哪一個時間格局,最終取決於你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交易者。而哪一種類型的交易者,又與你的性格、風險承受能力等有緊密的關聯。舉例來說,身為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型交易者,你可能在買入之後要承擔的風險波動高達10~20%,但一筆成功的交易卻可能讓你增加60%以上的利潤。而身為一個短線甚至當沖的交易者,或許你在交易中能取得的平均獲利僅有10~20%,但相對的你承受的風險卻僅有2~7%。

在期貨交易中,通常因為商品的合約僅有1個月,所以會以短線的價差交易為主。這邊我們較推薦使用60分K與日K的時間格局做趨勢觀察與支撐壓力區間辨別,然後使用5分K甚至1分K來做進場的依據。
這也是許多交易者常用的一種方式:用長時間格局來確定主要趨勢,然後再用短時間格局來尋找交易機會。

保持一致性

但要注意的是,在制定交易策略與執行時,要保持一致性和紀律。

理論上,如果你的交易計畫是基於60分K的時間格局,那麼你的停損和停利點位理應也是基於同樣的時間格局(60分K)。這是因為這種時間格局下的價格波動和市場結構(例如支撐壓力與趨勢型態)已經被考慮在內,並被用來確定交易計畫的有效性。因此,基於該計畫的所有決策,包括停損和停利,都應該遵循同一時間格局的市場情況。

可是在實際交易中,我們可能會基於各種因素違反原始的交易計畫。例如,我們可能在短期時間格局(例如5分K)中看到市場壓力或價格反轉的跡象,因此提前實現利潤或避免損失。這種行為可能是由我們的恐懼、貪婪或其他情緒驅使的,並可能導致我們偏離原始的交易策略,最終導致風險報酬比的失衡,即便交易的勝率高,到最後績效仍會是負數。

交易中的風險報酬比與心態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這部份我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持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