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源

探索市場跡象,捕捉潛在的趨勢脈動。

洗盤(Shake Out)

對有經驗的交易者來說,這不是一個陌生的現象。舉例來說,你可能發現某個商品在一個特定價位,如20元會有支撐,因此你決定在21.5元時買進。同時,你在手機上設定了智慧單,將停損設為19.8元。然而,沒過幾天該商品價格就跌到了19.4元,你被停損出局。更讓人挫折的是,在隔了兩天後,該商品的價格不僅回到原先的區間,甚至還突破創下了新高。這時,你可能開始對這個情況感到不解,覺得自己就是砍在傳說中的阿呆谷,覺得自己是不是被機構盯上了。如果你已經在市場待過一段時間,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很熟悉呢?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實際上,當你看到商品在20元有支撐的這件事,肯定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注意到了。在市場上,我們能看到的所有資訊,大家都能看到。有時,機構為了更順利的操作,會刻意做出洗盤的動作。當大家的停損都被觸發時,你覺得是誰接走了你的停損賣單呢?

洗盤與成交量

價格跌破一個區間其實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可以透過觀察成交量來判定是否可能是洗盤的動作。在進行成交量的觀察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一個基本原則:成交量的高低與價格的走向應呈正比。也就是說,當商品價格突破時,應該伴隨著明顯的高成交量。反之,當價格在上升過程中回檔時,如果成交量相對較低,那麼這種回檔被認為是正常的。這就是所謂的“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觀察原則。

在洗盤的現象發生時,通常只有在價格跌破區間底部的瞬間,成交量會出現放大的情況。而當價格隨後回升至原區間時,成交量同樣會明顯放大。這表示有機構或大戶在此時吸收籌碼。

股票的價格就像是在山坡上的大石頭,如果沒有任何力量支撐,它只會向下滾動。所以當價格在一個區間內運動時,就表示有股力量在此區間內進行操控。而如果價格跌破區間後,卻快速且有力地回到區間,這表示這股力量並未放棄這個商品。

跌破區間後觸發停損賣單,導致成交量放大。但在沒有進一步跌幅後,出現一個跳空上漲且帶著比下跌時更大的成交量。接著就突破區間展開一小段上漲趨勢。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結論

因此,如果在價格突破之前,出現了洗盤的現象,這通常是一個良好的跡象。它可以有效地清理浮動的籌碼,讓接下來的價格上漲更具有持續性。

然而,請注意,價格跌破區間並不一定就表示出現了洗盤現象。我們不能自作聰明,在確定有強勁買盤介入之前,就以撿便宜的心態提前進場。做好風險管理與市場分析,才是市場上最重要的。

技術分析和型態學的方法通常是基於歷史股價資料所做出的推測和預測。即便歷史經常重演,但股價的走勢是受到未來的各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和過去不同,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技術分析或是型態能夠100%精準預測股價的未來走勢。